致力于成为动力及储能电池电连接和结构件解决方案行业标杆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 >> 新闻介绍

进企业——讲清“网络谣言”那些事儿


 

进企业——讲清“网络谣言”那些事儿

陶朱派出所提醒您:

近期,一些网络账号杜撰、歪解公共政策信息,误导群众、从中牟利,严重影响社会秩序。关于网络谣言!做笔记啦

PART.01网络谣言的危害

网络谣言是指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,如果缺乏足够的判断力,当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涌来,网络谣言夹杂其中,真真假假难以辨识,便很容易因谣言造成恐慌。小则影响个人生活,大则影响社会稳定,严重时,甚至危害国家安全。

PART.02网络谣言的特征

一些网络谣言会使用夸大其词博人眼球的标题,吸引人关注和转发,网络谣言的结论耸人听闻,内容图文并茂,但仔细研究,既没有具体可靠的信息来源,又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,完全是“无稽之谈”。

PART.03发现网络谣言怎么处理

面对可疑信息主动求证,发现谣言积极举报,不助长谣言的传播,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。做到文明上网,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。

PART.04那么,如何辨别谣言?

1)标题夸张,结论耸人听闻的直接忽略;(2)多关注信息可信度更高的官方媒体,确定信息的真实性;(3)掌握搜索技巧,进行信息间的相互印证。

二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典型案例

1)潘某某编造“商场附近杀人”网络谣言案
   2024年7月,网民潘某某为博取眼球,虚构事实在网上发布“某商场附近杀人”“杀了三个人”等谣言,影响恶劣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潘某某处以行政处罚。
  2)葛某某编造“消防员在火灾中牺牲”网络谣言案
   2024年1月,网民葛某某为博取关注,通过拼接信息后,在网上发布“2名消防员在火灾中牺牲”谣言视频,造成虚假信息传播扩散,影响恶劣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葛某某处以行政处罚。
  3)陈某某编造“政府部门致广大网约车师傅一封信”网络谣言案
   2024年9月,网约车司机陈某某因无聊寻求新鲜感,利用自己的两个手机号互发短信,并以短信截图形式编造“政府部门致广大网约车师傅一封信”,造成谣言信息传播扩散,影响恶劣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陈某某处以行政处罚。
  4)苏某编造“房贷断供”网络谣言案
   2024年9月,网民苏某为博取眼球、吸引流量,在网上下载一张法拍房图片并拍摄制作一段“房贷断供”的视频,编造“自己房贷断供被法院查封”等谣言在网上发布,造成虚假信息传播扩散,影响恶劣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苏某处以行政处罚。
  5)陈某某伪造“死亡证明”网络谣言案
   2024年9月,网民陈某某为吸引流量,伪造公安机关“电子章”并制作“死亡证明”,在网上连续发布多条“某案件受害人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自杀身亡”的谣言视频,造成虚假信息传播扩散,影响恶劣。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陈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,同时呼吁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,做到“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”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。

 


上一篇“打谣”宣传进企业 防范意识再提升
下一篇选用什么材料制造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保护外壳好?